国务院办公厅在2018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第四条第十二项中指出:“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提供集约化配送、网订店取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意见中明确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日益繁荣,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方式。早在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就高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 11.7%。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主要电商企业在2018 年“双11”当天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13.52亿件,同比增长25.12%。物流中心相关数据显示年龄在18-23岁的在校大学生占全国网购人群的48.5%,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网购消费群体的主力军。快递配送的“后一公里”是指快递公司将快递从配送服务点或快递员配送给收件人的过程。由于这个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大学校园面积普遍较大且往往 实行封闭式管理,导致高校校园快递物流配送“ 后一公里” 成了各大快递公司迫在眉睫的待解难题。
一、传统高校校园快递物流的模式
(一)摆摊派送 这种方式以快递公司为主导,快递公司的区域业务员将快递包裹揽收后,以摆摊的方式在高校校园内部或学生相对密集的校园周边派件。学生根据收件信息自行到摊位地点取件。为了便于派件,业务员一般会选择在校园内外相对开放的区域摆摊派送,例如学校大门、教学楼、图书馆、食堂门口等。这种摆摊派送模式不但影响了学校形象,在车辆管理和人员管理上也带来了校园安全隐患,绝大多数高校对这种模式都持反对意见。
(二)定点派送 快递公司在高校校园附近设立固定的经营场所,收派件都在同一地点,学生自行取件。当前,包括“四通一达”等多家快递公司绝大多数都应用了此种模式,这种模式看似规范,但各快递公司的取件地点不集中,学生上门取件搬运难、时间紧,未能从根本上处理“后一公里”的难题。
(三)代理派送 代理派送是指快递公司与其他组织或个人相互协作,形成一定的校园代理关系,具体承接校园终端配送业务。承担这些代理业务的主要是校园周边商户、超市、报亭以及学生组织等,这种代理派送的方式相对便捷,但由于管理松散,缺乏监管,极易发生丢件事件,师生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二、高校校园快递物流面临的难题
(一)快递物流的服务意识淡薄 由于高校周边地租高、人力成本高,部分快递公司为降低成本会采用流动派件的方式,部分快递物流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随意踩踏、暴力丢件、快递件散落在地现象也是经常性的发生。受天气影响及周边环境限制,流动派件也使快递容易受到污染。此外,收件人在取件时会根据取件信息,主要通过收件人姓名和电话来查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他收件人的个人信息及隐私。另一方面,代理点签收模式容易导致快递包裹的丢失。快递公司在快递配送流程中,往往以快递到代理点就视为配送结束。所以只要快递到达代理点就显示被签收的状态,一旦收件人真正取件,需要退货拒签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由于从业人员的 服务意识淡薄,影响了快递行业服务的整体质量 。
(二)快递物流的服务技术落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四通一达”等大快递公司先后自行研发了快递信息系统,快递信息服务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收件人通过各快递公司提供的物流单号就能在手机或电脑终端查询到快递的物流信息,从而全程跟踪快递的位置信息和预估到件时间。这些技术基于位置的转移、信息的确认传递,但在高校校园快递服务中,快递物品进入校园后,物流信息往往不再继续更新,收件人无法从 物流信息中知晓快递的具体位置,而快递在校园内的派送往往并不及时,部分收件人由于一直没有收到快递而引发投诉时才发现派件工作中的问题,校园快递“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务技术还亟待提升。
(三)快递物流的服务形式受限 因为校园教育属性的制约,高校校园快递普遍存在着收发困难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惑着高校管理者。大多数高校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往往限制乃至禁止快递进入高校校园。不少快递公司只能在校园外的非固定场所进行派件,给师生取件带来不便,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发生错拿、漏拿、损坏等问题。
(四)快递物流的服务安全薄弱 国家邮政总局要求快递实名制登记,快递收寄件必须要出示身份证进行身份信息登记。快递实名制实施主要为了保障公共安全,但分散的收件形式,从业人员的不专业,导致信息登记往往不能实施到位,快递包裹的安全性难以保障,公共安全自然也无从保障。
(五)快递物流的服务费用偏高 由于各快递公司各自为阵,相互竞争,快递服务费用各不相同,但代收费用成本往往转嫁给寄件人,不管代收还是校内收派,费用都普遍偏高,而且由于无序竞争,涨价随意性较强,校园师生客户群体通常只能被动面对。
三、新时代下高校校园快递物流的模式
(一)建立快递服务中心,体现快递服务的规范化 快递服务中心是一种将现有分散的校园快递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服务模式。在高校校园中设立快递服务中心,将不同快递公司的快递集合在一处, 建立统一的收发程序通知收件人取件,并提供收件寄件服务。快递进入校园后,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杜绝丢件、漏件,服务投诉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回复。高校和快递公司进行校企协议合作,成立高校快递服务中心,校方向快递公司收取一定的收件、派件费用,提供收派件的固定场所,同时快递服务中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实现校方、企业和师生的三方共赢。既规 范了快递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又方便了师生,这种模式目前已渐趋成熟,在高校中运用较多。
(二)建立智能快递柜,体现快递服务的便捷性 高校快递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群体,该群体具有生活和学习范围相对密集的特点,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地。根据这一规律,可以采取投放智能快递柜的服务模式,以学生集中区域为单位,摆放一定数量的智能快递柜,按照区域配送模式分区投递,方便师生取件。
(三)建立校内配送队伍,体现快递服务的人性化 出于校园安全考虑,高校一般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学生宿舍楼。快递公司可以通过招募学生成立校内配送服务队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在快递到达校园后,由快递公司利用收发平台APP等软件通知收件人取件,取件人可在平台选择相应的取件方式和取件时间,自行收取或由校园配送队伍上门配送,上门服务可以支付一定的配送服务费。这样既可以给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又可以解决部分学生无法正常取件的问题,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四)建立“无人送件机车”,体现快递服务的智能化 无人服务成为智慧物流发展趋势,通过物联网和 5G 等手段,主要凭借人工智能、连接技术、图像评测、通用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技术。无人送件机车能解决无法到实地取件、快递爆仓、取件排 队以及工作时间冲突等问题。这是一个智慧的快递配送流程,未来的配送方案是:无人机将包裹运送到配送站,配送站里面有分拣机器人,机器人将包 裹分拣到无人车里,再由无人车将包裹送至收件人处,后收件人凭系统发送的信息到无人车上面来“取快递”所以这应该是一个组合搭档。由大数据网络实施智能化的配送方式,能大化程度解决人工 服务带来的各种弊端,也利于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四、结语
校园“后一公里”配送是快递物流中重要的环节,因为高校有特殊的教育属性,服务群体是广大高校师生,快递物流的服务直接到校园的安全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快递模式的所带来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结合新时代的快递物流特点,找到解决高校校园快递物流“后一公里”的途径。当然在面临不同的实际情况,需要因时、因地、因 人,组合不同模式,来实际解决高校校园快递物流配送难题,提高配送环节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