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后勤办
 首页 | 部门介绍 | 后基新闻 | 通知公告 | 党建工作 | 报修平台 | 规章制度 | 下载中心 | 他山之石 | 后勤邮箱 
当前位置: 首页>>后基新闻>>后基新闻>>正文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抗击新冠肺炎后勤员工复工防范手册
2020-03-26 15:43 后勤基建办公室 

一、简要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1.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

 一般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 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流感、普通感冒的区别

3.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衣物、水体环境中的存活期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飞沫中存活,但不能单独在空气中长期存在。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阴冷环境可存活约48小时,环境温度越高病毒存活时间越短,常温空气中2小时毒力即显著减低。

4.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

① 吸入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呼吸道飞沫。

② 眼结膜、鼻粘膜等处沾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

③ 手部沾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或触摸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器具后,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等。

• 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 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交大,人员来往较频繁的地方,都是高危地区。按传播危险程度划分:电梯间>食堂/餐厅>办公室

5.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①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②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③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④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⑤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6.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该怎么办?

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二、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讲究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口、眼、鼻,不随地吐痰

2.避免聚餐

聚餐人群相互之间都是密切接触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可直接污染到整个聚餐人群,极易造成疾病传播,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请不要聚餐。

3.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

4.经常开窗通风

房间每天至少通风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保持家庭居室、办公房间清洁

门把手、遥控器、手机、座机、马桶圈、桌面、键盘鼠标、文具等经常共用的物品,经常用干净的湿毛巾或湿纸巾擦拭清洗,自然晾干;必要时可使用浓度为75%酒精擦拭,自然晾干。

6.勤洗手

外出归来、佩戴口罩前、摘掉口罩后、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口鼻后,都应及时洗手。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7.外出、工作时佩戴口罩

①以下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普通门诊、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及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医院、机场、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等相对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

②以下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的公众;室内办公环境;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通风良好工作场所工作者。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请全程戴好口罩!

8.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9.做好健康监测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发现家人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10.不接触、猎捕、加工、运输、宰杀、食用野生动物

三、返岗前的准备工作

01

针对疫情,成立疫情防范小组,明确复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人员管控、环境消毒、疫情宣传、物质筹备等方面工作,确保所有的疫情防护措施做到位。同时要建立健康监测和登记制度。要科学安排复工时间,并按当地疫情控制程度进行调整,确保疫情不被蔓延。

02

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制定发生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隔离措施和应急交通送医治疗路线定点医院联系等预案。

03

切实掌握本部门员工流动情况

①从疫情重点地区返回或接待过疫情重点地区人员

②回校前14天内曾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的人员到社区报备并落实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的措施,期间不能外出,做好自我体温监测等身体状况观察,无不适症状后凭健康证明申请复工;

③疫情非重点地区的节后返校人员

到社区报备并落实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的措施,期间不能外出,做好自我体温监测等身体状况观察,无不适症状后凭健康证明申请复工;

④已连续在高密居住满14天的人员

所有员工在首次进入中心复工前做好登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04

符合上岗条件的员工,须进行个人信息申报,生成二维健康码。接到中心通知后,可向中心申请开具工作证明,凭临时出入证出入校门

05

加强防控知识培训

各中心充分利用中心宣传栏、公告栏、微信群、网站等开展多种形式新冠肺炎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使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新冠肺炎的防护要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四、复工后上班前准备

1.加强员工上岗前晨检工作

对符合要求可以进入学校复工的员工,每次进入办公区前,应进行晨检。晨检人员须戴手套及一次性医用口罩;接受晨检员工须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晨检内容:

(1)询问员工身体健康状况。

是否有与疫情高发地区人员、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是否有痢疾或其它疾病。

(2)防护用具和着装检查

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根据岗位不同佩戴手套及其它防护用具。必须着工作服,工作服要整洁卫生。

(3)检查有无体征异常或其它症状

①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观察是否咳嗽、咯血、发烧等症状,体温检测超过37.3度立即上报并联系校医院将体温异常员工送至指定医疗机构,所属中心须实时掌握体温异常人员行踪与状况;

②观察工作人员眼球、面色是否正常;精神状态是否有过度疲劳和病态;

③观察工作人员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双手是否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④观察食堂工作人员是否佩戴违规饰品

(4)对晨检中不符合要求的员工,按以下方式处理:

①发现体温异常者立即上报,并联系校医院将体温异常员工送至指定医疗机构,所属中心须实时掌握体温异常人员行踪与状况;

②食堂工作人员佩戴违规饰品,要求其在工作前取下;

③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整改合格后上岗;

④对患有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染性疾病的应立即禁止其上岗,引导其到相关医疗机构诊治,治愈后方可上岗;

⑤对患有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立即禁止其上岗,引导其到相关医疗机构诊治,治愈后方可上岗;

(5)晨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每天由物业、绿化等负责人填写晨检表,并在晨检表上签字,晨检内容要求真实、准确。

2.建立进出中心人员登记管理制度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应当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出并加强对来访人员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和登记等工作。

 针对外来人员,询问来源地、单位及接待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情况,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或接待过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尚不满14天的,禁止其进入中心办公区。

 对其他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进行相关信息确认后方可进入。

 对没有佩戴口罩的外来人员,禁止进入。

3.加强员工集体宿舍管理

集体宿舍管理人员严格门禁管理,禁止非本宿舍人员进入。

入住集体宿舍的员工,应每日进行2次体温检测,可选用红外体温枪、耳温测试仪等测量仪器。设立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上报电话并保持畅通,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员工集体宿舍每天至少消毒1次。

五、工作中需要的注意事项

1.复工后工作人员实行“两点一线”工作模式。

即单位、家往返。除了上班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的频次

2.建议步行、骑车或自驾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必须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3.开会尽量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做到少开会,少集中

4.办公场所勤通风

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做好个人防护

①勤洗手,外出归来、到办公室、咳嗽或打喷嚏、饭前便后、接触脏物后一定要洗手

②对办公室门把手、键盘鼠标、文具、桌面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必要的消毒(用浓度为75%的酒精擦拭,自然晾干)

③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与人保持安全距离(至少1米以上)

 食堂采购人员、供货人员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

 门卫、服务、保洁、绿化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每日须对大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六、后勤各节点相关工作注意事项

1.物业服务

(1)已开放楼栋的电梯间每天至少消毒一次,电梯按钮区避免接触式操作

(2)已开放楼栋的卫生间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3)已开放的教室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已开放楼栋(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室)洗手池投放肥皂或洗手液等,满足使用需求

(5)已开放楼栋每天至少消毒1次

(6)校内设置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对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定时消毒(每天至少2次),每天回收,作为医疗垃圾处置,员工需将佩戴过的废气口罩剪碎并投放到回收专用垃圾桶内

(7)车辆驾驶员要保持车内空气流通、保证车内外清洁卫生、每次出车前后进行全车消毒

(8)维保人员做好电梯设备维护工作

2.饮食服务

(1)食堂采购人员做好食堂食材采购管理,保证所购食材安全可靠、可溯源;

(2)库房管理人员坚持进货查验制度,禁止采购、加工野生动物和不明来源的活体动物;

(3)厨师、厨工严格按食品制作操作流程开展工作,做好烹饪管理;

(4)禁止提供生食,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餐具蒸汽消毒;

(5)加强安检、巡检,确保食品生产安全、售卖安全和就餐安全,食品留样按照规定执行;

(6)有条件的食堂尽量做到让就餐人员将饭菜打包带回住处,不在食堂内就餐。如确需在食堂内就餐的,按以下内容要求:

①各食堂分时段用餐,严格控制每个时段进入食堂用餐的人数

②用餐人员进入食堂就餐区域须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

③食堂内用餐原则上一人一桌(每桌按同一位置就坐),严格保持用餐人员之间的间隔距离

④进入食堂用餐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

⑤避免面对面就餐,就餐期间不与其他人交流

(7)车辆驾驶员要保持车内空气流通、保证车内外清洁卫生、每次出车前后进行全车消毒

3.维修、水电及运输服务

(1)车辆驾驶员要保持车内空气流通、保证车内外清洁卫生、每次出车前后进行全车消毒,所有乘车人员上车前均须测量体温,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乘车。

(2)维修人员做好水电保障及相关设施设备维护工作

(3)加强工地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按要求打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七、消毒剂的使用

根据国家卫健委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度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1.消毒剂使用的“五加强、七不宜”

五加强:

 加强隔离病区、病人住所的随时消毒和定期大消毒;

 加强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力度;

 加强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的清洁消毒;

 加强垃圾、粪便和污水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 加强个人手卫生

七不宜:

 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毒;

 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 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

 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偷家消毒剂(粉)进行消毒;

 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 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 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1000mg/L)做预防性消毒

2.常见消毒剂

1.醇类消毒剂(如酒精,乙醇浓度70%—80%,含醇手消毒剂浓度>60%)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的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方法:

(1)卫生手消毒:均匀喷洗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至2遍,作用1分钟;

(2)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分钟;

(3)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分钟;

(4)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分钟。

注意事项:

(1)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适当使用护手霜;

(2)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3)易燃物品,需远离火源;

(4)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5)在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6)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2.含氯消毒剂(以有效氯计算,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餐具等的消毒;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批复和粘膜的消毒。

使用方法:

(1)物体表面消毒:使用浓度500mg/L;

(2)疫源地消毒: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

(3)室内空气和水等其它消毒:依据产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配置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3)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4)消毒液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5)消毒液为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远离火源;

(6)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7)包装应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8)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后勤基建办公室